新華社石家莊8月23日電題:河北張家口:綠色賦能推動高質量發展
新華社記者李鳳雙、曹國廠、高博
夏末秋初,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壩上地區最美的時節之一,紅墻藍瓦的村落、白色的風力電機、層次分明的梯田點綴在綠色大地上,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。近年來,塞外山城張家口大力改善生態環境,提升水源涵養能力,推動全市實現高質量發展。
實施造林綠化工程 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0%
8月的張家口尚義縣大青山,滿山青翠。一大早,56歲的楊虎拿上望遠鏡,背上水壺,帶好干糧,出發巡山。
楊虎是張家口市南壕塹林場大青山林區的管護員,每天穿行在茂密的山林中。大青山林區位于尚義縣西南,與內蒙古興和縣相鄰,屬一級防火區。
2016年以來,尚義縣實施人工造林57.3萬畝,其中南壕塹壩頭造林綠化4.6萬畝。看著在自己管護的樹林,楊虎頗有成就感:“綠色成果來之不易,絕不能發生一點意外!”
張家口崇禮區以籌辦冬奧會為契機,累計完成各類營造林129.13萬畝。目前,崇禮區森林覆蓋率達71.53%,奧運核心區達到81.02%。
張家口市林業和草原局局長武云峰說,他們依托京津風沙源治理、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建設、冬奧綠化等渠道,深入推進“增綠”行動,目前累計完成營造林1547.58萬畝,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0%。
提升水源涵養功能 端穩了生態金飯碗
張家口沽源縣是白河、黑河、灤河的發源地,縣城北部的庫倫淖爾湖碧波蕩漾,水天一色。因為生態環境良好,這里吸引了上萬只天鵝、野鴨等鳥類棲息。
湖邊的庫倫淖村過去曾有一半以上村民以捕魚為生,但由于前些年地下水超采,過度捕撈,湖里的魚類越來越少。
近年來,沽源縣壓減地下灌溉用水約1050萬立方米,庫倫淖爾湖水位連年上漲,周圍植被逐年恢復。
“現在我們村依托庫倫淖爾湖生態資源發展旅游,冬天靠水吃冰雪,夏季靠水吃旅游,端穩了生態金飯碗。”庫倫淖村黨支部書記楊斌說。
張家口市水務局局長張永波說,他們深入推進“碧水”行動,有序實施潮白河流域和永定河、白洋淀流域上游綜合治理、地表蓄水、高效節水、多源增水等水源涵養工程,大幅提升了水源涵養能力。
擦亮“可再生能源”招牌 加速綠色轉型
藍天白云下,張家口壩上草原白色風車迎風轉動,藍色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。
張家口風電資源豐富,2015年7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設立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。目前,全市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2473.6萬千瓦,較2015年增長1600萬千瓦。
2020年8月底,張北-雄安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投運,每年可為雄安新區輸送超過70億千瓦時的清潔電力,實現了“張北的風點亮雄安的燈”。
同時,以綠色大數據存儲為牽引,張家口市逐步形成懷來大數據產業基地、張北云計算基地等核心產業園區,建成投產張北云聯數據中心、懷來秦淮數據中心等13個數據中心,投入運營服務器105萬臺。
“張家口提出不僅要建好生態環境,更要實現綠色發展,實現生態興市、生態強市。”張家口市發改委主任白晶表示,張家口把培育壯大綠色產業作為核心支撐,體育文化旅游、冰雪、大數據、可再生能源、現代制造、綠色農牧等六大綠色產業占GDP比重已接近50%。